秋日趕海,在寧靜之處時間依舊持續著。
Autumn, Capture the pure form of Sea.
秋日,捕捉海邊的純粹形態。
突然,這時節涼風徐徐,就在不久前夏天離開之後。
趁著適合散步的溫度與氣候,在下午三點鐘,來到了另一處熟悉的海邊看夕陽。那是浮光依舊的時刻,夕陽已開始垂落接近海平面,這時的光線帶著橙黃色的色調,增添的屬於秋日的溫暖度,使得許多事物變得無限美好,在些許伶仃人影之間,寧靜成為此刻的背景音樂,坐在海岸旁,不用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來到這片私密海岸前,車子穿過緊湊卻愜意的小鹿,找個空地停下,一旁是種著旱作的田地與兩層樓房舍,被海岸防風林帶植物像是黃槿、榕樹、木麻黃包圍著,若沒仔細靜下來聆聽海潮的聲音,很難想像穿過樹林就是有著金黃細沙的海邊。
下車的同時,忍不住按下來此的第一張快門,設置於田園的閩式磚造合院和鋼筋水泥二丁掛平房在色彩、天際線均連成一器;後方的樹冠因為陽光顯得特別甜膩嫩綠,與柔和的水藍天光及白色雲朵構築一幅平靜的畫面,而電線桿的位置,則訴說了彼此與對外的聯繫,這裡並不孤寂,只是安謐了點。
“海岸邊的聚落,維持了生活純粹的樣貌:與環境共處的諧和。 ”
每一條道路,看似無路可行,均通往海的路徑。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平凡的小村,是如此與環境適切共存。
對於這私密海邊已非初次造訪,但每一次總有尚未探索完畢的期待與趣味性。
由於與海邊的視覺封閉性,形塑了兩種不同的場域在同一個區域之中,這裡似乎很難遇見在地的居民,但隨時都能在遠處聽到聊天的聲音,也許是樹叢的隱蔽性與半開放景觀特性,造成每一個地方都能營造私密的互動感;有趣的是,再走往海邊的路上,有許多不知道通往哪裡的泥土路徑,遠處總被防風林帶所遮蓋而難以一窺全貌,但如果鼓起勇氣帶著探索的心情往前走,越往林子的方向走去,就能聽見海潮聲,穿過林子,映入眼簾的即是一片無際的大海。
這種感覺,讓人想起日本鎌倉時代末期至室町時代初期著名佛教臨濟宗僧侶夢窓疎石(むそうそせき1275年-1351年10月20日),他不僅是參悟佛法的高僧,更是將禪學化於庭園的一代宗師,京都著名的天龍寺、西芳寺便出於他手;而他的「上下兩段式」造園結構,讓行徑路徑途經不見天日的高聳林木,卻能聽見週遭的水流聲,彷彿經過死亡幽谷,然而,穿過的瞬間,眼界豁然開朗,就像是人生的一則隱喻——必須穿過地獄,方能看見真正的天堂。
不能忽略日落前水色天光下柔美的暖色擺飾
穿過林間,海岸旁有著一個鮮少人知的微型漁港,停了幾艘動力舢舨(CTS),應該作為夜晚於近海捕撈透抽、小管、煙仔魚等的作業船隻;走到漁港外,遠方的夕陽呈現出白色的球體,周邊的橙黃色光輝將海霞印照成璀璨且橘藍交織的色彩,與一旁在遠方變成黑色剪影的磯釣客們組合出海邊的穩定意象。
除了變化的水色天光,走到漁港外所經過的潮間帶,也因為此刻的光線將石塊與附著在上方的藤壺們勾勒出鮮明且富有層次的線條,若是再早一點接近正午到來,就不會看到如此調和的海岸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觀察潮間帶生態初次遇見的生物:絳體管口螠,是種將軀體躲在礁石岩洞裡,在夜間透過伸縮的長吻四處黏附食物顆粒為食,外型與斑紋長得特殊的螠蟲科生物;記得每次到此觀察潮間帶生物,無非遇見一些螃蟹與小魚,能看到這底棲形生物增添探索不少的趣味性,印象記得另一種同門不同科的單環刺螠更是韓國與中國福建、廣東沿海出現在餐桌的傳統美味佳餚。
除了遠方無盡的海洋與夕陽變化,此刻的天空也顯得多彩曼妙,雲朵與天色訴說了日落前的情人語絮,用小調勾勒了曖昧的色彩與漫步舞姿,其變化的之快,就像愛戀前揣測的心情,充滿羞澀悸動與熱情光輝。
『無須言語』這樣的情感體驗中,潔淨,寧靜,遼闊的海洋構成必要的條件。
看著日落餘暉時,在遠方漲潮處的釣客們不知覺地已離開,唯有眼前用著沈底釣的人依舊佇留。
坐在此處,觀看晚霞的最後身影是絕妙的大地風華,蒼芎色彩隨夕陽緩緩沉入海平面的過程,由青藍與橙黃交織轉化為一片柔和粉紫,柔媚的雲朵逐漸沒有接縫,完全融入在整片天空之中;當夕陽完全消逝在海平面下,此刻瞬間轉為火紅的光輝,水色連成一線,呈現出超乎現實的橙紅色,映照在此的任何事物,每個物件均彼此連結,不分你我,直到夜幕的黑包覆消逝。
而水波仍以優雅的曲線,在海面與礁石之間曖昧流動,形成無盡的漩渦,日日夜夜,且消且結,但不曾久佇。
秋夜裡海濱小村,有燈必有人。
黑色的綄紗籠罩了這裡,街上的路燈也隨之亮起,下午經過的小路,也陸續有了村子的居民緩緩回到家中。這種純粹的生活感,白天從事農事的作業,時而相互幫忙與串門子,連結彼此的情感與資訊交流,夜晚各自回到自己的居所,日復一日,簡單的如此平靜。
或許是生活在城市久了,總會特別喜愛聚落的空間生活樣貌,人與人的關係所構成的生活網絡,時而接近時而保有各自的領域,彼此的交流都在各家的院子或是廟口相連,建立出生活的曖昧場域,但又沒有隔閡。
酬神夜戲,在廣場聽南管看白字仔戲,叫上幾盤黑白切。
來到一個地方,感受在地的紋理,即是自然的融入其中,構成文化轉動的一部分。
離開海濱小村,來到臨近的鎮子,正巧遇見夜裡的酬神野台戲場,使得原本只是來找尋一些在地小吃的過程變得更生活感;點了幾盤小吃在廟口旁的廣場坐下,看著台上歌仔戲班的演出。「若是沒有歌仔戲台的演出,也許這些小吃與空間就會乏味不少…」,邊看著戲邊這樣想著,便看見不管是本地居民,或是熙熙攘攘的遊客,也不禁停下腳步,找個可以坐或站著的空地,就這樣一起看著。
直到戲曲結束。